|
楼主 |
发表于 2010-6-19 19: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陈洁如,被拒后写求爱信
( e; \8 @( } X: `9 {9 o0 g. a5 v1 S" A9 V+ [* L9 N" I5 z& A
1919年,32岁的蒋介石在母亲病重、自己与毛福梅和姚冶诚的感情均出现问题之际,在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家中,认识了年仅13岁的陈洁如。陈洁如原籍苏州,出身殷实的商人之家,当时在蔡元培创办的上海爱国女子中学读书,是一位聪明美丽、有文化的新式女性。蒋介石对她一见钟情,随后便展开追求攻势。但陈洁如的母亲考虑到女儿年龄尚小,认为蒋介石的行为十分不妥。
) x2 K( a# I8 T- E& o4 V# B& m
; S, b, t3 o4 O! L& t- k被陈家拒绝的蒋介石没有就此放弃,他给陈洁如写了一封火热的求爱信:“亲爱的阿凤(陈洁如小名):中国革命尚待完成,但是我,一个革命者,感觉心神沮丧,不能以我的全部精力,贡献于我们的国家。我终日仰望你予我必须的慰藉与鼓励,以安定我的不乐之心。我只要你答允我一件事,然后我才能重新得到力量,以为革命效力……你爱我们的国家,就不会只顾一己,而吝予给国家的一位革命者些许快乐……我将我的心置于你的裙边之下。请告诉我你将宽恕我,并很快再同我谈话。让我今天就看到你吧!”
0 n5 r/ P2 @3 l( E) Y
, f' ?0 o: l2 J4 j& H$ R- m1921年9月,陈洁如父亲病故,蒋介石帮助料理丧事,表现得十分殷勤,终于博得陈洁如母亲的好感。蒋介石又承诺与原配毛福梅和侍妾姚冶诚脱离关系,并请张静江夫妇出面撮合,才说服陈家同意将陈洁如嫁给他。- k1 P4 Y/ W8 S. ]# d# Y6 i/ m. Y
, z0 }/ ~: D9 ?
蒋介石对陈洁如颇有感情。婚后,陈洁如未能生育,他就把蒋经国带到上海,交给陈洁如照顾;又和陈洁如领养了一个女儿蒋瑶光;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后,陈洁如形同秘书,替他处理函件往来和保管普通文件;陈洁如还全力辅佐蒋介石参加革命。& E( B* @$ T% s8 z
4 F) e% C" }" s
但蒋介石和陈洁如的恩爱时光并不长。1926年,蒋介石通过种种政治手腕,攫取了国民党的政务和军事大权。地位的变化和权欲的膨胀,使蒋介石的择妻标准有了新的变化。陈洁如缺乏高贵的出身、显赫的门庭,无助于他将来的仕途。1926年7月30日,蒋介石在写给张静江的信中,吐露了离弃陈洁如之意:“洁如之游心比年岁而增大,既不愿学习,又不知治家,家中事纷乱万状。此次行李应用者皆不检点,而无用者皆携来,徒增担夫之劳。请属(嘱)其不管闲事,安心学习五年,或出洋留学,将来为我之助,如现在下去,必无结果也,乃害其一生耳。如何?”5 K4 j* c' k9 J: B" |. y
1 v- A; o0 K1 a# S p. X$ j" L然而,真实的原因是:蒋介石已决意迎娶宋美龄。在蒋介石的安排下,21岁的陈洁如远赴美国。知书达理的陈洁如在异国苦学英文,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回国后,她隐居上海,后又前往香港定居。1971年,65岁的陈洁如因中风去世,其骨灰被送往美国安葬,异国孤坟,正如她生前一样,在寂寞中来,亦在寂寞中去。: i) t# z6 p6 I' |, O" e" z
1 G: j+ y( O0 W' q& t4 s: L$ J" q Y对宋美龄,第一次下野后求婚
9 t& A5 {8 f, [: _9 P7 y" T2 `# o( O) ^
蒋介石与宋美龄相识,是在1922年。他偶遇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当即被其容貌、修养和风度所倾倒。随后,他请求孙中山帮忙为其说合,但遭到宋家一些人的反对。
* l+ x8 T/ x: |9 b- m' S( u/ c; X: E* Y# R9 n. _$ c- a) d+ I7 k" D
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迅速提高,他与宋美龄的关系也随之“柳暗花明”。1927年1月,宋美龄在信中已称呼蒋介石为“亲爱的大哥”。这一年,武汉国民政府察觉到蒋介石背叛革命的意图,开始防范并削夺他的军权。蒋介石感到形势不妙,便加紧筹划和宋家联姻,以尽快取得在国民党内有特殊地位的宋家的支持。
1 x. N5 r1 p# s# g+ A' u5 r
) g0 n! _8 P: `) r* H% ]1927年3月19日,蒋介石在写给宋美龄的信中说:“……我收到你的信后,将上前线。你的态度如何?请来函详示。你可否赠我一帧最近的玉照,以使我得以经常见到你的芳影……你因我仍在江西,以为不便来与我晤面(由于我的妻子)。但我今已离开江西,你大可不必再存此种令你不安的疑虑。”
# n- k( u% G$ N+ M" {& Y0 ?8 r8 s. o2 I5 r! ?/ d5 B0 f; m+ y
随后几个月内,蒋介石先因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被武汉国民党中央宣布开除党籍,后又在和汪精卫“东征讨蒋”的战争中大败而归。1927年8月,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宣布下野,宋家成了他东山再起的唯一指望。
/ a. n: B8 Y* `0 w, X2 h, E" @8 W! G- Y" X0 l7 `7 D
因此,蒋介石再次给宋美龄写了一封求爱信:“余今无意政治活动,惟念生平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姊处示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政治关系。顾余今退而为山野之人矣。举世所弃,万念灭绝。曩(音同囊,意为从前)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惟独对女士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此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 f% l) u, J8 ?2 r) _3 e# Q
$ b* I8 }* d- q. E面对这封情意绵绵的求婚信,宋美龄终于答应下嫁。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婚后40天,蒋介石宣告复出,宋美龄遂成为“第一夫人”。4 E' ~, F, Q( J* d6 t) f' K
0 G G$ {4 h0 s8 {5 [;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再未离异,与之白头到老。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也淡出政治舞台,晚年长居美国纽约。2003年,宋美龄病逝,享年106岁,葬于纽约宋家墓地。) N! G& Y9 ^( [1 e8 m5 U0 }" n3 l
! v2 k5 u1 U4 p$ _+ x7 K% T5 ?蒋介石生命中的4个女人,都曾经风光过,她们拥有过当时中国最显赫的男子;她们都曾经因为他的爱情快乐过、痛苦过、挣扎过。但最终,这些美丽的红颜都成了一抔黄土。如果她们在天堂里相见了,也许会叹息青春年华的短暂和世事的沧桑。7 s$ M8 W2 d" |; ^ V9 o/ I& y
! Z, s0 _9 e9 U
“西安事变”中写下遗书9 q/ R, V: d& P2 H8 n
0 Z- i6 W. C5 @
曾景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6 F5 j3 G9 y" x, E0 j$ p |( b4 n) n5 K3 Y+ `, }
1936年12月12日,驻扎在中国西北,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拘捕了前去督战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和中央政府的多名高级官员。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8 C0 o6 @7 L C; r( t
0 w+ A" ~% |* } q j" A$ T. u- q“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高层出现两种主张:武力讨伐与和平处置。在下令剥夺张学良的各项职务后,国民政府发布了两项人事任命:军政部长何应钦升任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军队的指挥和调动;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代理行政院长。
+ r2 Q* I1 ]9 k' e5 J9 t6 b- `- U/ k& R" ~; N* m; ?5 p
12月16日,何应钦出任讨逆军总司令,指挥对西安方面的军事讨伐。孔祥熙则与各地实力派联系,共同谴责张、杨,向他们施压。0 X- G0 {1 r* q! a4 ~& }& w
3 e$ h" j+ n1 y( o9 ?$ v! C) K2 o托张学良亲信赴西安' ]/ F0 s' p( k! w
8 f/ a& m0 R$ O# c3 w& _- x+ M+ i
“西安事变”发生时,正在上海的宋美龄闻讯,“不啻晴天霹雳,震骇莫名”。她立即赶回南京,恳求国民党中央以和平方式解决事变。她反复说明,她不只是从营救丈夫的私意出发,更是从国家利益考虑——一旦进行军事讨伐,不仅蒋介石的生命将陷于危险,西安百姓也将遭受战火之灾。
( S* [# p6 F8 h2 I5 ^( T2 Z; @) \* V6 ?( `9 n" Z
宋美龄急切希望能去看望丈夫,但在事变之初不可能如愿。她不得不请出一个与蒋介石、张学良都有良好关系的澳大利亚人——端纳,作为信使赴西安。端纳带了两封信,一封是宋美龄写给张学良的,大意是希望张学良顾全大局,从公、私两方面考虑处理与蒋介石的关系。另一封则是宋美龄写给丈夫蒋介石的:
" a5 S3 A ]0 W2 _0 K2 x
: [# A0 a7 `$ l' C* d“夫君爱鉴:
0 P3 F# V9 F3 w7 P3 p M r) _
8 \+ M+ P1 g# ?7 s. C! f昨日闻西安之变,焦急万分。
: y8 e5 A- |: T( |, m3 z8 r
4 P$ a! Z6 i$ @' `3 h- D窃思吾兄平生以身许国,大公无私,凡所作为,无丝毫为自己个人权利(力)着想。即此一点寸衷,足以安慰。
% }( d$ x& g+ r+ i
4 B* ]2 m, e8 c# m; l2 N! R+ L4 y且抗日亦系吾兄平日主张。惟兄以整个国家为前提,故年来竭力整顿军备,团结国力,以求贯彻抗日主张。此公忠为国之心,必为全国人民所谅解。目下吾兄所处境况,真相若何,望即示知,以慰焦思。
. J& _; s% P2 [ }8 ~
H& R, c9 ]6 P7 O0 Y妹日夕祈祷上帝,赐福吾兄,早日脱离恶境。5 L0 c# k( C* V# L; ]9 T
5 f7 o& v& q& b' n5 A8 H: i* j/ }
请兄亦祈求主宰,赐予安慰。为国珍重为祷!
: \, C- w4 m) \, y4 J2 T* w% X5 b$ f; D" ]4 G2 o
临书神往,不尽欲言。专此奉达。" g! w* H; d. g
# V2 x7 i) V; _; Z9 g! k; Z) ]0 A
敬祝- e( s0 S4 e) B, W( @1 x
. D2 B0 w# X7 s康健!
! ?& D3 C* D' ^$ p8 A- J
5 T- L: b7 o% M妻 美龄9 }* w4 s8 @5 z. r$ D8 z
+ {7 D8 t# O+ L% M, G廿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 W' P. ]$ r( l% E- |1 V
) F3 W( n* K+ p. L5 V$ e, r7 H宋美龄了解蒋介石的脾气,此信主要是为了安慰蒋介石。至于信中说蒋介石一贯主张抗日,其实是写给张学良和杨虎城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