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生为女皇武则天的儿女,是世上最不幸的事情之一。7 f1 u, z$ O q1 I
! W# I; O) o6 O+ X. g$ k g 比如中宗李显,在他成长的时候,不得不亲眼看着与自己手足情深的两位兄长李弘、李贤,一位尚在襁褓中连名字都还没有的妹妹,死在亲生母亲的手下。做了母亲向皇位前进的垫脚石。. k, q; x D$ |/ ?! X
0 t* C/ r% @7 x9 i4 s( ]0 X U; ?9 M6 x
在这些刺激之下,李显的性格不象他的两位哥哥那么豪爽洒脱,而是懦弱敏感,精神脆弱。但是他的人生悲剧这才刚刚开始。公元685年,李显与妻子韦氏一起,被母亲派人押到房州流放。) s' z b0 z; u8 D9 J
4 D" b% k( w4 ^ 这年的3月,在去往房州的途中,韦氏在押送的车里痛苦地生下了一个女孩。穷途末路的前任皇帝皇后,此时心酸地发现,他们连一张多余的被毡都找不到。5 g& T$ B; Y. a+ R
7 K6 g5 r2 y7 Y
李显急得没有办法,只好将身上穿的衣服脱了下来,将冻得有些发青的女儿裹在里面。这个小女婴,因此被他称为“裹儿”。就是我们要讲的故事主角:安乐公主。生于困苦中的李裹儿,从此和父母兄姐一起,在房州生活了下来。
$ m: k0 S G& S `- b K- K6 j ) @; A$ g1 ?2 l/ R1 i/ u: ]
虽然没有记载,但是同样做为韦后的亲生孩子,这时仅有几岁的李重润与李仙蕙没有理由还能留在长安,应该是跟着父母,一起被流放了。" ^7 w$ b) n v' G) Q, L
4 R1 x; V! }3 l1 p( U& f 对于血统高贵的她来说,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固然是一种悲哀,但是,她也因此享受到了绝大多数公主不可能享受到的家庭生活。对女儿心怀愧疚的李显和韦氏,自然不必说,是对她百般呵护;而哥哥姐姐对这个小妹妹,更是友爱疼惜。
7 b& e0 ]% }- m. U ( {5 y, M1 N- K$ y, @0 c
对于这个如此生不逢时的孩子,家人都给予了尽可能多的关心和爱护。因此,尽管条件艰难,又时时面临死亡威胁,李裹儿还是顺利地长大了。 g) v n: a0 I( A' K6 R
) P* {; `) }. T4 r+ |1 }: E
到她十三岁这年,事情忽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武家兄弟终于在皇位继承人的争斗中败下阵来,武则天最后还是决定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于是派人将李显一家接回了长安。李裹儿被封为安乐郡主。
( E% G! X" |' N0 f2 a; M & d& e" z% s2 q0 x7 O
破衣败絮一下子变成了锦绣绸缎,蓬头垢面却原来是金枝玉叶。李裹儿立即被如此金碧辉煌的生活强烈地吸引了。
, H8 w1 J& V0 } * `9 f/ P' i( b. R l
为了与武氏家族维持关系,不让储位之争重演,老谋深算的韦氏将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的婚事也安排得滴水不漏:长女永泰郡主嫁给了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幼女安乐郡主则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4 m. ?2 j/ ~+ J6 t+ A
$ t% _3 m# \/ B: [' }8 [* q9 I 然而不久,就发生了李重润、武延基、永泰郡主死于非命的事件。武承嗣与李显争位失败,又突然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和尚在胎中的孙儿,这个晴天霹雳震得他神魂俱失,不久就死去了。李显一家人悲悲戚戚,更加小心谨慎地生活。四年后,李显终于登上了帝位。4 W; J N3 K/ O: o
4 |# y' x) P) | 终于彻底翻身的韦氏成了皇后,立即开始弄权享乐,誓要将失去的美好年华都补回来。在这方面,安乐公主跟母亲是有同感的。; f! F7 c$ N: h C* U( @
* t, C+ h; H/ a
李显共有八女四子,其中,只有李重润、永泰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是韦皇后亲生的。其它的公主皇子是:李重福、李重俊、李重茂、永寿公主(她早死,追封永寿公主)、宜城公主、新平公主、定安公主、成安公主。- ~' h. b* e. I0 Q
1 I! ^. X% }) N( J2 ^- {: \2 ] 现在,嫡出的李重润与永泰公主都死了,做为嫡出的小女儿,安乐公主自然享有极度的尊荣。其它的公主皇子根本不能与她相比。安乐公主看不起庶出的现太子李重俊,常对他指手划脚,嘲弄讥讽,如对仆役。
/ |7 x$ v6 A1 D$ _: X2 I
3 [: Q, i8 c7 X+ ?) ~ 李重俊终于忍无可忍,于公元707年七月,发动兵变,杀死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但是安乐公主这天正好回了皇宫,逃过一难。6 r6 O4 I9 g9 j' O2 l$ r% c
8 Y) T- f; \& r8 A$ p
闻听变乱,李显、韦氏与安乐都吓得抖成一团,上官婉儿却非常沉着应变,请求中宗亲临城楼督战,果然平定事态。
6 Z$ R6 s: e/ i3 D+ _; c
+ u/ A$ i) @$ \' |+ J3 W 李重俊被杀。此时,被父母宠得无法无天的安乐公主,早已忘了亲哥哥姐姐当年对自己的友爱礼让,更不记得他们的惨死了。她反而暗暗庆幸,幸亏他们早死了,否则,哥哥为皇太子,姐姐为嫡长女,几时才轮到我安乐出头呢?. p: ]: H; H( h0 d( R* W
! T! a. p1 f6 Y3 _' ^
于是,她赖着父亲,要求让自己顶上哥哥李重润的位子,当“皇太女”,韦氏也大力附和。但是太平公主自然是不会让她们得逞的。于是最后,还是李重茂接任了皇太子。. o' T4 f+ w# D% Z; Q
1 g" q6 ~# O% u1 v- X
一样不成,再弄第二样。安乐公主的驸马武崇训死在兵变中,安乐公主趁机向李显提出,自己与驸马情义深重,日后定会与驸马合葬,因此,现在就要让武崇训的坟墓尊称为“陵”,自己身后才好也葬在里面。————总之,她安乐公主可不能让永泰公主独得这高人一等的待遇。+ A i! u8 @# K3 O2 I
5 {1 S" z: b- e4 G) |
永泰公主的为人与惨死,朝中大臣们基本都是了解的,因此,并不反对李显疼爱并尊崇她的行为,但是由此及彼,也要给予安乐公主、甚至给她的丈夫,大臣们就不干了。% z# I* d5 y+ X0 L, T
( N3 g- S1 q; s& n% h 由给事中卢粲出面,再三上书,坚决地反对李显的这一行为。李显本就觉得此事不妥,此时也就收回了对安乐公主的承诺。安乐公主大怒,不久,硬是逼着李显将卢粲贬到河南去当一个州官。
% i! K' W$ k* u
! Z! i% u' v' S; X. W$ ~2 ? 至于她是不是当真与武崇训夫妻情深呢?事实是:老公武崇训于该年七月死于非命,安乐公主连百日都没过,就跟前夫的堂弟武延秀私通上了。(这个武延秀,倒是个很漂亮的小白脸,因此曾经被武则天送到塞外去和亲,结果人家嫌他不是正宗的李家子弟,给退了回来。)/ N: i, \4 \3 y/ `7 o, [
0 S5 x. w: m4 L$ K7 }$ }; N
这年的十一月,尚在新寡中的安乐公主便再次穿上了嫁衣,与武延秀成婚了。李显与韦后亲自出席这场婚礼,并在皇宫里设宴,请百官都来喝喜酒。
! r& I! j) ?' M! S5 S& D4 C % B& ?4 w- @% T% S& g
安乐公主趁机来了个表演:她忽然跑出来向父亲行礼跪拜。然后起身,站在李显的身边,再向王公大臣们施礼。唬得王公大臣们丢下碗箸,连忙都跪下来向她叩头。) x/ I: Y) I# m, d
1 l( B. ^+ l8 w7 f0 w 体会到权势熏天的美好感觉,安乐公主越发为所欲为。 李裹儿这个女人,她这辈子到底爱过谁没有?偶认为是没有。她那颗心里,只装了她自己。: N& s/ I3 r, ^9 G2 D! A
7 D9 b& b+ b2 p1 H: w& w
她将空白的赦书塞给李显,撒娇弄痴地让父亲在上面盖御印,然后拿回家里,随意填写内容,任命官员。大约除了宰相和大将军以外,还没有她不敢下的任命。于是数不清的官员士子,都纷纷奔走于安乐公主府门下。安乐公主此时已明显在与太平公主分庭抗礼了。
9 ]+ t0 d" F/ |& [
: h7 D' X k* a# w/ A 作为李显和韦后活着的长女,长宁公主虽然不象妹妹那么喜好弄权,但是享受与待遇却极高。不久,安乐公主发现,长姊的府邸豪华壮丽,远远超过自己。于是她强行征拆民居、抢夺祖姑母(太宗的女儿临川大长公主)的府第,并且动用国库的银子,为自己重建奢华的新府。7 S# c+ I- K; J0 ^& d1 ~# u
8 D/ D% P. o8 X3 d6 H/ W
壮丽可比皇宫的公主府建成时,国库都几乎被掏空了。就这安乐公主还觉得不够排场,又硬让父皇母后批准,由数万军队以及皇帝的骑仗礼乐将自己两夫妻送入新府。
+ I9 I* ]4 o" d0 u/ k# c, Q
! K9 @- m" L6 o/ O) e% q* z 不久,安乐公主与武延秀生下了一个孩子。为了这个孩子满月,她更让中宗下令大赦天下。爱女儿已经爱得走火入魔的中宗李显,为了再添点喜气,甚至还封安乐与前夫武崇训所生的儿子为镐国公——这位小公爷,这时只有五岁。
, l2 f; F) B3 Y) W
/ i' ]- I9 r! S" P' l! P, |6 U 安乐公主这辈子,除了祖母武则天,没有怕过任何人,现在祖母死了,她更是无所顾忌。《太平广记》里便记载着这位公主连神佛都不放在眼里的一件事。
( p' z7 u( h$ s4 [6 b5 y
% z+ m2 Z; ?5 Y) ?: y' B 某年的五月初五,正是宫中斗草会的日子。安乐公主一惯不愿落在人后,于是在搜集比斗的物件品种时,她忽然想到了一件东西,那就是长安泥恒寺里维摩佶佛像的胡须。——这尊佛像的胡须可不是泥塑的,而是晋朝名人谢灵运被处死之前,亲手剪下赠予寺院的。这可是被天下人都视为奇珍的宝物,不光是善信男女,就连世间的文人墨客、乡间野老都因为谢灵运的关系而景仰不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