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9 23: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国际政治家。
! H* `! x/ z; m; L' u1 @ 但1941年4月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对国民党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它使 ! K6 N7 N% w: _1 a% l: U' @/ U
日本在与苏联有关的事情上可以在中国自由行动。 5 @9 \2 W% y' @( B# j! N7 q- I5 e
这时,斯大林不再希望树立蒋介石的形象了,巨大的国际宣传系统口径一下变了过来。
, k5 V! b% }, c. U, W7 Y1 l同时,一种错误的观点被广泛传播,并几乎很普遍地被西方的社论作者、评论家和一般的知 7 H3 X2 j; E& G8 m- C5 O/ J
识阶层所接受:中国共产党根本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他们只是一些土地改革家而已。
+ q, M- s$ N: d- y+ f 这种双向宣传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对美国公众舆论的影响更是如此。美国驻华 & }( ~: F. B- R$ @
大使馆战时和战后分别由重庆和南京发回消息证明了这一点。 . _* F9 ]3 z; S/ o7 W3 s
被歪曲的有关共产党的观点成为被美国国务院和白宫接受的教条,而蒋介石本人所作的
/ ^- C: K; y; a6 I+ l宣传却没有什么效果。蒋夫人宋美龄为了本国政权的利益和争取美国对其行动的支持,以私 ' N; l' G0 Y* ~! A. X
人身份在美国进行大量宣传。
! R5 L4 _# K! @5 H0 B8 }* c 因此,我们可以说,共产国际通过其自觉和不自觉的盟友,在中美摩擦中起了很大作 % x* T- o# o) r6 j1 T9 U
用。必须说明,中美之间当然已经存在一些摩擦。 4 y, I9 y$ ]1 N0 d
史迪威将军从1942年3月到1944年9月代表美国在中国担任各种高级职务,他很快就
# v, V: X6 {; y5 S从总体上反对蒋介石了。美国被迫参战以后——这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结果——蒋介石又回 : k* W! {0 @7 @
到他原来的观点,认为相比之下,反对日本人是不重要的(既然美国可以替他做这件事),
- Y7 `1 L4 U6 P$ b5 G7 ?而节省力量,准备同共产党为夺取权力进行决战是最重要的。 , H. H" }: L+ ~/ \9 i4 S
史迪威并不是唯一的一个觉得蒋的这种态度难以理解而且事实上令人难以忍受的美国
" d z1 e0 U7 a& j. Z& I6 {人。他把这种想法电告他的上司——罗斯福总统和国防部的马歇尔将军。蒋介石和美国盟友 * X% h) l6 ?7 F2 n
之间的关系因此而变得紧张起来。由于在重庆和后来在南京的记者的反面报道,也由于共产 : n% S4 @/ s" c" w# ]# N! R# [
党和他们的同路人同美国人和美国组织建立“统一战线”的积极努力,这种分歧不断加深。 ; o# V4 F/ R6 _! S! e
在1943年召开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积极主张把台湾归还给中华民国。支持1944年春
: H3 r! h2 q9 h) j. k* J缅甸大规模的保卫战,这次保卫战的目的是要打破对中国的封锁;他还许诺在战后阻止苏联
+ s$ d6 Q2 s9 v" i1 C攫取东北方面支持中国。作为条件,他从蒋介石那里得到了和共产党共同解决国内问题的承 1 A" C" k: H: q5 E5 J: q
诺。 0 f' _# t7 s: [& j ~. M+ s
但是,美国总统在德黑兰同斯大林和丘吉尔(没有蒋介石) + W; m7 O4 K! |% x
进行了进一步的会晤。在德黑兰会议上,他向苏联领导人保证不履行他答应蒋介石的条 4 T+ K7 T+ F2 J9 _5 |. ]& q
件,事实上,美国人没有实现罗斯福在开罗会议上答应蒋介石的任何承诺。在1945年2月
0 Z( k0 c9 \0 L( {/ H召开的瓜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会议上,作为斯大林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罗斯福总统答应了 \" E0 b1 |: ?/ d" I
斯大林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要求。苏联按时参战,占领东北。他们允许中共占领大部分乡村地 : N; O) U) v/ d% B1 w
区,阻止国民党政府重返东北,此外还把大量的日军装备送给共产党的军队。
$ ^3 g' Y3 B9 M, T 这些行为本身——在斯大林这一边,也在罗斯福那一边——或许满足了他们自己的需
/ g5 D$ l& q' Q0 u1 H7 J' L要,却使蒋介石在内战中必然走向军事失败。 / R" I% K% I; W/ y9 g2 V' `# ?
此外,蒋介石犯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几次错误,从而加剧了他的不幸。他的部下对所占领 - K) I3 }3 R3 x
的区域使用残暴的统治手段,而蒋介石本人没有控制住这种做法;西安事变过了10年之 0 y! v4 {$ z9 r
后,他仍然对自己的遭遇耿耿于怀,他对希望能释放少帅并派他回东北以确保国民党统治的
# [, W3 a3 @5 J s; v: ~- R5 b建议置之不理,相反却继续囚禁张学良;他解散了30万曾为日本人效力的伪军,在东北把
, W0 b( I! B- K: T3 P1 ^他们全部释放,结果使共产党方面的力量得到补充。
, N8 _# m2 T+ T2 G# z- p/ n 最好的战略家的明智建议都得不到蒋介石的采纳。他也许应该更好地从东北占领区撤 - D% Y U8 F5 S8 |! L- a3 j9 {
退,加强他对南方的统治,而他却希望能永远地保住每一件东西、每一个地方。他的部队伸
2 D% { O) M+ o- Y$ V- G+ h展得过长,这使他丢掉了一座座城市、一个个省份。马歇尔将军使团曾致力于一个永远达不 + n/ G8 b- |8 k6 M. y& H9 }0 s
到的目标——在国共之间进行调和——这种努力不仅遭到失败,而且使蒋介石维持在大陆统
# c; T) A8 c% y3 Y治的机会减少。 4 I2 \$ U; G; X& D: e+ `- M
苏联把日本的装备送给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个决定性的力量;而美国也不甘落后,从 \% U. }* I; M, M( t
1946年7月到1948年11月,停止了对国民党的援助,这对国民党也是一个决定性的打
2 c' U ~- w5 D+ Q! s x# r击。在美苏之间,这种无意识地得到贯彻的决定使蒋介石在军事上毫无希望地处于劣势,最 7 ^' q- V. H1 Y
后,士气低落和失败主义情绪使国民党的统治走向了崩溃。
1 @* F' {* N; J0 a. B- ^ 那么,我们怎样来评价蒋介石的一生呢?作为一个军人,在20—30年代的内战期间, + P, O- u; g0 m. ?( d, H
事实证明蒋介石是一个主要的战略决策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阶段里,他也表现出 + }' {, }8 m3 Y
对战略的了解。 # U4 X! L3 T# G% ` [$ ]" \
但是,他的战略是一个避免失败的战略,而不是一个争取胜利的战略。他在内战中的全
% J1 Y/ h* V$ [" F( \$ t8 G面失败埋葬了他的军事威望。 : ^0 l" g- ]# ^! }+ u
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政治领袖,蒋介石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
, [7 D5 X: ^ m5 b* M, ` 他比他的竞争对手们略高一筹并善于控制他们。
; H% M0 m; j6 k8 n 但是,尽管他统治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 + y$ R9 C* `" n! R" [- O/ ~& W; w `
在世界范围内,他知道国际共运对他的威胁,但他却用使问题过于简单化和过分宣扬自
4 M5 e8 `1 B$ N3 @: \0 w$ j5 \9 y. |己的办法毁了自己。 1 N7 U& W4 v1 ?8 @( _0 T
在写作方面,他不象其他军人政治家,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作品和学说,但是,他为这些 ( S( s: H% d$ k5 l) [1 u4 S9 ^" M
作品提供了思想基础。他的排外主义思想贯穿《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无论是在意识形态上
) k/ Y! {5 r2 A3 N9 M3 l2 R2 `还是在历史学上,他既不是创始者,也没有什么卓越的表现。
: ~4 Z& C4 Q1 h) s" n* x 他不懂经济学,他那本(由别人代笔)土生土长的《中国经济论》中的思想是华而不实 7 C$ t' i- O' y/ N
的和不成功的。
! u/ _+ F* |8 M 最后,对蒋介石的一生进行总结,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
8 q: F ~0 q) h2 d( Q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 |* K6 T$ i: ], Y2 B 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