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3 `' A3 A0 t8 b2 O( h" }
& S8 k4 g1 K% a' Y/ e) T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5 z. J& \* y, I2 D6 k) [+ g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冯梦龙)
) s6 x7 O) }2 j: ^/ s 果然,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而诸侯叛,亡其国,自身“赴火而死”。" T* J! H$ \- ~" }8 ^! v* }
为什麽事态会如萁子所言,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1 \" L, v; J9 B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了普希金的伟大,因为我们都很喜欢他的那个《渔夫与金鱼的故事》。那个丑陋的老太婆,最初只不过想要一个新木盆。第一个愿望被满足之后,第二个愿望接踵而来。一个接一个,胃口越来越大。最后的结果,仍旧只有一只旧木盆。
" Y2 w* H( Z9 W 世人的贪欲,不都是这样?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没有止境的。
& i! n7 B# C/ |3 Y2 ~9 M2 ^ 君王的贪欲,更为可怕,因为他拥有无限的权力,没有人可以阻止他。
' M3 @) }" f" y 《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0 X# [' J, r8 ]% X6 f) n! _
这里所说的商鉴,究竟要我们鉴什麽?
# a7 d( n8 i, u- z 其一,一定不能有“第一次”。
) S. x/ z0 \/ s) t6 |& B, @1 W' Z8 t 第一次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双筷子或一只木盆。只是大坝一旦决了口,洪水便会一泻而下。5 P" ]' k8 ~5 H/ B% l' x
看一看那些贪官,只要收了第一笔贿金,以后的事便不由他了。6 i# e: t' } h$ [- |% [* v
只是,人的意志力是多麽薄弱。一旦坐上权力的交椅,有几个人能拒绝这第一次?& Q& U1 U! E5 \0 S
其二,整个过程是“进行性”的。
8 M" O% I( e( Z* T* ]! ]; Q6 F “进行性”一词是我从医学书中借用来的。像癌症,就是进行性的。不断地发展,不会中止,也不会逆转,一直进行下去。
. y% O: W" H4 _ 殷纣王身边,虽有比干和萁子这样的贤臣,却无法劝阻他。依靠臣下的劝阻来制约至高的皇权,其有效性显然不足。所以,事态的发展有其必然性。
1 j1 h7 ` `8 L$ [" H5 U 其三,“其亡也忽焉”。! K4 o/ T+ c7 Y$ A7 R* d
《左传,荘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这里的“忽”字,意为迅速,突然。% d1 V/ e% f' I* j3 _) B
洪水溃堤,转瞬之间,一泻千里。
! z, X( i- y- |$ j 李自成打进北京,一生事业达到巅峰。由巅峰而至于落荒而走,大起大落,也在转瞬之间。8 B1 [7 ~ H# Y+ p; V& S$ T
殷纣王之后,两千多年,有周幽王、秦二世、陈胜、王莽、陈后主、隋炀帝、黄巢、朱温、李煜、李自成、洪秀全、蒋介石等,“其亡也忽焉”,何其多。9 M+ |4 s; U6 P) c% T1 c% O; |
殷纣王,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暴君、亡国之君,他给后人留下了什麽?留下了两个字,“殷鉴”。, V. g) ~' |/ _
无法节制的权力+无限膨胀的贪欲=殷鉴不远。
; Y. j, e, h' U5 T 黄炎培先生曾在延安的窑洞中向毛泽东提起“其亡也忽焉”这样的历史规律,因此,有人将这个定律称为“黄炎培窑洞定律”。
4 O8 G* q+ |: J z _4 @% P4 P
4 q% i/ R: c, O' E3 V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f* J# U- ]0 Z- P7 g8 R4 e# ?6 i
越王句践,为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精神非凡。但他的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成就大业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跑。
5 f: Y) E1 Z! c$ S# N 杀文种的时候,句践说,“你教我灭吴七种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你那里还有四种,把它带到先王那里去吧。”& u* n7 l4 r- F0 L
有七种方法灭吴,应当很有智慧,却遭了句践的毒手。
# \6 f; ]# Z' k! b, E1 h 此前,范蠡曾规劝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范蠡之智,显然高过文种,终能免於一死。7 }6 K( u& n' V9 ?
兔死狗烹这样的事,历史上不断地重演。
8 d9 p/ J/ Q K: p 能够吟诵《大凤歌》的汉高祖,也是小鸡肚肠。依赖韩信的军事天才,夺得天下。原说是与韩信“共天下”的,后来非但不“共”,还要了韩信的命。
" A, A# Y! G/ j& ^ 倒是张良聪明绝顶,托言辟谷,躲到深山里去。刘邦一死,张良的辟谷秀也就谢了幕,照旧吃饭。. j& K+ Q/ _) c- L9 l& x i9 c' q
说到杀功臣,狠毒莫过于朱元璋。当年帮他打天下,战将如林。后来朱棣南下,朝廷居然派不出得力将领去带兵。幸好不是北边的蒙古人打过来,否则朱姓的江山,传到第二代也就败了。
K' B" J) h5 k! J* M3 B# J 赵匡胤说,“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得了天下,却又睡不着觉,夜夜失眠,竟为何事?
. f& i5 j) a( w$ z7 [0 P9 F5 i. d 天下汹汹,想要南面为王的野心家何其多。就是咱自家,当年“黄袍加身,”不也是个野心家?如此说来,野心家就睡在我们的身边。
/ D/ c9 m; }) \9 [0 t 老是疑神疑鬼,睡不好觉,搞得神经衰弱,以为真是狼来了,于是起了杀心。
. |% H6 [" U: x# F 这是一种思维定势,世人无论是谁,只要坐(抢)到这个位置上,总会不由自已这样去想。原本抢来的东西,难保不被别个抢去。所以,历史上兔死狗烹之事不断重演,是完全符合逻辑的。9 ?) e+ d% l. ?+ A4 \2 g% ]+ Q& Y
文革时期,我是一个逍遥派,一个观棋不语的看客。看来看去,看得多了,心里就非常佩服范蠡这个人。
" ]) M2 Z( @* E" O- \0 C 那些造反派,开始时受压,可怜兮兮的。后来得势,内部就分为许多派别,彼此争斗不休。
) L) G# q0 m# B! {+ o* i2 S 几乎没有例外,一旦外部的压力消除,内部立刻就分化。8 V+ N3 Z! P! F3 Q+ a
人为什麽会是这样,患难易共,富贵难同?
6 l% L; f' l: Y; L' m 现在这些做生意的人,若是几个人合伙共同创业。开始的时候,兢兢业业,在艰苦环境中共同拚搏,尚能齐心协力。一旦家大业大,有了丰厚的利润,就会生出异心。彼此猜忌、龃龉,终至于分道扬镳。
. a2 r: ]+ W. ~- |) v- T' X9 s 难道人的天性就是这样?
1 a$ E9 k$ V& I! d6 j0 w 后人把范蠡的这个定律表述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自古患难易共,富贵难同。”
& s1 |! ]2 X6 s; f. K% T2 x
- ?$ v: b- r5 r: u; s第三定律,包围定律/ _5 P8 J! T$ M' P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论及天下兴亡之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u2 F' ~* |' A
奸臣和小人,虽为人所不齿,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皇朝的灭亡,国家的劫难,往往与他们有关。
2 \7 F, R- R6 q# \5 [) C6 [. g 《史记》中有《佞辛传》,《汉书》中有《奸佞传》,《新唐书》及其以后的《宋史》、《元史》《辽史》、《明史》等正史中都有《奸臣传》。奸臣在历史中的地位,史家不敢忽略。/ w, f9 P& t ]3 Z0 ~3 y
“指鹿为马”的赵高,“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祸国“六贼”童贯、高俅、蔡京等,陷害忠良的秦桧,两面三刀的严嵩,无法一一列举。若能把他们聚集拢来,可以排列成大军,浩浩荡荡。只不过,这只大军不能用来上阵杀敌,他们所起的作用,就是“包围”。
, u) }' u, L6 V' c 鲁迅先生说,凡是“猛人”,“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结果,“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中国之所以永是走老路,原因即在包围,……。”
4 }3 D* W9 a- h 这就是包围定律。
; F; `: m$ P, p# j 包围者不仅有奸臣小人,还有女人,像妲己、褒姒、以及文*中的白骨精。虽说“女色亡国”论是不对的,但坏女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 N+ ?' b$ j# k$ ?4 X p! t3 E 将一块磁铁投入沙堆中,磁铁表面便会粘上些许铁屑,磁铁吸引铁屑,是因为存在磁场。
1 S; k+ x; Q \+ w- a5 S 围绕着权力,也有一个看不见的权“场”。各种意有所图的人都会在“权场”中向着权力中心作定向移动。于是就有了“包围”。包围是客观存在的,在我们中国,有权力就一定有包围。
\0 _2 ]! n! G 权力越大,包围就越厚。; k; ~/ e" c+ }+ U
一个皇帝周围,有三宫六院,无数的宫女(唐朝后宫宫女最多时可达数万人),无数的太监,无数的虎贲勇士,还有皇亲国戚,文臣武将。千军万马,铜墙铁壁,把一个“寡人”包围在当中。" B& `! F4 [2 T9 }+ @
寡人心里高兴,就要走出去巡视。但即便他真的走到了田间地头,也得不到真实。因为“下面”的人熟谙蒙骗之术。一切场景都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滴水不漏,皆大欢喜。
! W4 E6 z* j. a! L- q) u$ d: O 鲁迅先生认为,“猛人倘能脱离包围,中国就有五成得救。”先生因此想作一篇《包围新论》,讲述“包围脱离法”。“然而终于想不出好的方法来”。, j, t' k1 a& s$ J) l9 y) `
我那时就很悲观,鲁迅也如范蠡一样,是中国最聪明的人,居然想不出好方法。: T5 N: z' m7 Z/ n' b/ f# i
后来听说瑞典首相出门不带警卫,上班乘公交车。心想,答案就在这里了,包围是可以打破的呀。
! d$ Y. d: E# y# r# H9 r+ M- q( Q' i0 f+ x- Q2 Q. j
第四定律,敌戒定律
& g- b( [: X' c& j# b" V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题为“敌戒”的短文,其思维逻辑与常人常理完全相悖,富含哲理,是一篇奇文,转录如下:
0 v* v2 b# F2 t, B7 q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晋败楚鄢,范文为患;厉之不图,举国造怨。孟孙恶臧,孟死臧恤,“药石去矣,吾亡无日”。智能知之,犹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敌存而惧,敌去而舞,废备自盈,祗益为愈。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惩病克寿,矜壮死暴;纵欲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诗,思者无咎。5 ~8 i; J6 q: z3 k$ o3 Q
从来人们都把敌人看作是祸害,无力者避之,有力者根除之。唯独柳公认为,有敌人是好事。+ Q& j8 }0 `2 j" |
毛泽东对这篇短文推崇备至。
7 ^& E4 q- \5 T% y* Y6 _ 毛泽东一生,空前绝后,以他的眼光,审视历史,何以对这篇短文情有独钟?
! F- P% U# Q+ Y; x. @/ [ 古人治国,由大乱到大治。毛泽东治国则反其道而行之。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一个接一个的运动,把整个中国搞得如火如荼,水深火热。毛泽东的斗争哲学是否与《敌戒》中宣示的哲理有某种契合? 8 Q$ d# e3 R0 c
千年大树,其里皆空。我们这个老大帝国,历经几千年,早已完全腐朽了。5 C4 a: F- [! q: g# g! s
比较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有很大的不同。欧洲大陆,自罗马帝国以后,列国争雄,就像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总有打不完的战争。一个国家,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励精图治。所以,西方文化中的主旋律是竞争。西方的政治、哲学,市场经济,都强调竞争。在他们的电影、游戏中,充斥着激烈的争斗场面。
' P1 B, m2 w- K- [1 q 我国的历史与欧洲完全不同,自秦统一以后的两千年,几乎一直是一国独大的局面,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实力可以与这个中央帝国“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5 ?2 W) {' u: `3 B 没有强大的敌人,失去了外部的压力,内部自然就腐化。未闻边塞号角,但见歌舞升平。自秦以后,皇朝的历史,一代不如一代,整个社会的精神处于退化之中。
# N. f% a, Y' W" ]$ h0 g. H 正是这种历史环境长期地作用,使中国人鸩於安乐,不思进取,怯懦畏葸,麻木不仁。( N8 m- a) U" |' r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把他造成鞭炮,用于喜庆娱乐之中。西方人却把他造成武器,使人类的战争由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 x0 u7 u' `. F6 R0 G2 n 没有了竞争的压力,也就失去了不断创新进步的动力。
; a& }6 D. }( l9 A5 F 当今世界,美国人横行天下。是三次大战(两次热战一次冷战)造就了美国人之“横”。2 k) M6 l& w: W( w3 o
中国人讲究“中庸”,讲究“和为贵”,这是我们的哲学,我们的传统。热爱和平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条件是不会有别个打进来,亡了国。
" D3 k- `, B5 q( j5 X9 F! E 我不是法西斯式的好战分子,对于阶级斗争那一套更是深恶痛绝。但我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中华民族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克服我们千年之惰性,振奋民族精神,从容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和竞争。
" w0 Y: }6 l5 e ? 梁启超鼓吹《少年中国说》,“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霹雳之声,撼人心魄。
$ ?& }9 h+ ]3 w6 r L* D. u
7 y) K) n# S( p! h y
/ E; b' b* }" k3 f+ M. i2 K第五定律,朋党定律7 u( Y! A; f2 d
唐穆宗时期,以李德裕为首的士族出身官员结成一派,以李宗闵、牛僧孺为首的科举出身官员结成一派,两派在朝廷上互相攻讦、倾轧达四十年,史称牛李“朋党之争”。" I) }/ |8 W7 z8 l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党(派)争”持续不断。' O' W, w$ @8 b3 B( ]& y" b* q) w0 y+ t
西汉有外戚、宦官作祟,东汉有清议党锢,魏晋南北朝有士族门阀,唐有刘李党争,宋有“元祐党人碑”,明有东林党、宣党、崑党,清有帝党、后党,国民党内有黄埔系、cc系、政学系等。7 {% W: y- i- k+ q# L; `. B. i
各朝各代,都有朋党、帮派,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历史现象。朋党现象,有其社会根源。
4 g4 s( i# V% t: H 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是,他是一个宗法社会。
+ ~" D4 {2 Q- s6 Q$ \, [ 一部《红楼梦》,其隐含的意义,不是什麽反封建。《红楼梦》用一个凄绝动人的爱情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宗法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运行特点。荣宁二府,是一个大的(宗族)家族。像一棵大树,有主干和旁枝。“亲不间疏,后不僭先。”有规有矩。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互相倚持,结为势力。更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彼此回护。构成一个复杂的体系,盘根错节。只有明晰了其中的脉络,才算真正读懂了《红楼梦》。" F w4 x8 E8 V. j( F0 P
中国宗法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盘根错节。
7 r7 W% I9 J" d9 C* H" V 一个人立于社会,并非是孤立的。在他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亲戚关系、乡党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徒)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帮会关系、同志(道)关系等等。+ S0 b. Q3 K% u) L& J6 H" k$ @
这些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的社会资源。聪明的人,运作得好,前途无量。: b! t2 n2 ?9 w W2 J: ?
无论处庙堂之高,江湖之远,都能见到中国人在忙着拉帮结派。像一个个勤奋的蜘蛛,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网络。
- w: w5 X0 i- k e 网络越大、越结实,捕获就越多。
) i$ E; P- g2 _# S \; n 现在说打贪官,须先搞清楚,贪官后面的保护伞有多大,前后左右铁杆关系有多硬。否则贪官打不到,反倒捅了个马蜂窝。% C X, Z9 o4 p6 T) p# B( m
对于中国的朋党现象,自古以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褒贬不一。持否定观点的人认为,“结党营私”。宋朝欧阳修却认为,“小人无朋(党),惟君子则有之。”
0 T# b N% D. j- y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中国人常常结为宗派,十分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对此十分忌讳,刻意回避,讳莫如深。其实大可不必。
. u! F( [* M; t* X. b+ ^* g 像毛泽东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公开承认,“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 P7 m6 [! \" d0 T 倒是日本人比我们痛快,他们的政党内部就分为不同的派别,公开活动,堂而皇之。这是日本国内政治的一大特点。
6 R: t! b; r) M5 `: P
9 o( H* v6 S& `7 q# V3 [9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