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3091|回复: 5

转世前的安排和约定(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 21: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世前的安排和约定

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医学界对轮回转世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就是将受试者引导进入类似于佛家打坐入定的催眠状态,回顾和重历一个个前世甚至是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

研究者发现,人们的一生其实是被高层生命事先安排好的,一些安排甚至是本人转世前同意的约定。当然,未来的安排只是一个大致的剧本,它决定我们在舞台上将会遇到哪些人,将会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但我们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在待人接物上做出善恶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将要为我们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例如,迈可. 牛顿博士曾用催眠方法研究转世之间的精神世界,他在《性灵之旅》和《性灵宿命》两本书中描述了很多案例,他发现,如果一个人的下一世被安排死于暴病,或被杀害,或死于灾祸,他往往在转世前被事先告知。尘世中的悲剧并非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生的错误的事情,一切都有其宿命的因缘。这些安排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当事者偿还前世的业债,或在苦难中锤炼当事者的灵魂,甚至是为他人提供一个在逆境中升华的机会。

在另一个案例中,受试者的前世是一位女子,在结婚两年后死于德州的一个农场。在转世前,她被允许从三个死亡方式中任选其一:一个是在两个醉鬼的枪战中被流弹击中,一个是从马背上摔下而死,还有一个是溺水而亡。这个生命选择了第一种离开尘世的方式。她选择在婚后两年离开俗世的原因是她的丈夫在那一世需要经历失去深深爱着的人的痛苦,以此来偿还前世的业债,并学到一些教训。这位女子的选择完全是为了她丈夫的还业和提高。

坦博特 (Michael Talbot)发表于1991年的《全息宇宙》(The Holographic Universe)引述了瑞教授收集的一个案例。一个小孩在濒死体验的状态被允许看到自己未来的一些细节,包括他将在28岁结婚,将会有两个孩子。他甚至看到成年的自己和自己将来的孩子坐在一间屋子里,而且墙上有一个很奇怪的东西。这个小孩回到人世,经历似水流年,童年时所瞥见的未来都一一实现。成年时的他蓦然回首,发现他就在童年时看到的房间里,而那个墙上的奇怪的东西是一个强压式暖气,这种暖气在他童年的时候还没有被发明。

穆迪博士(Raymond A. Moody, Jr.)发表于1975年的畅销书《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 after Life)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士在濒死状态下,另外空间的生命给她出示了穆迪博士的照片和姓名,而且这位女士被告知,时机成熟的时候,她会告诉穆迪博士她的经历。那时是1971年,穆迪博士的《生命之后的生命》还没有发表,穆迪的照片和名字对这个女子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四年之后时机来临,穆迪一家搬到了这个女子所居住的街道。在那一年的鬼节,穆迪的儿子依习俗到这个女子家讨糖果吃。当得知这个孩子的姓名后,这个女子告诉孩子说她有话对他的爸爸说。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我们介绍这类案例的目的绝非是想说人们的苦难是命中注定而无须同情。恰恰相反,俗世中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尽我们的所能抑恶扬善,主持正义,维护善良。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甚至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人是在犯罪,必将在来生偿还其罪过。

群体转生和缘份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的人与我们萍水相逢,过后便相忘于江湖;而有的人的一生则与我们缠绕,或成为淡淡如水的友人,或成为相濡以沫的爱侣。当我们感叹人生的聚散离合时,最常提起的一个词就是“缘份”。

那么“缘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如果从轮回转世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了。

西方的轮回研究发现,人身只不过是一个载体,那主宰人身的灵魂却是不灭的。人世如一台戏,肉身则如一件衣服,每个生命经历多次演出和退场,扮演着一个个角色。角色在变换,可那主宰角色思维的灵魂却可能是同一个。我们今世遇到的人或许就是我们前世的亲朋好友,只是换了角色,那灵魂依旧是前世的灵魂,只是人在迷中,不知而已。可一旦相遇,便将依着那份隔世的恩怨情仇再续前缘,或成“知音”,或成仇人,或成情侣……。

研究者还发现,人的灵魂分别属于不同的群体,同一群体的生命在一世又一世中互相扮演着各种亲近的角色,发生着各种恩怨的纠葛。人们往往群体转生,同一个群体的人在生生世世中长相左右,发生着各种纠葛,以漫长的岁月清偿彼此的恩怨,并在尘世的爱恨情仇中获得经验和教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

红尘中最为重要的缘份当然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夫妻之缘,很多人可能都认为自己与配偶的相逢纯属偶然。其实俗世是一个巨大的舞台,这出大戏的情节早已被精心地安排,一切看似偶然的相遇都是剧本中巧妙的构思。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很多现世的夫妻在很多的前世就已经演出过各种类型的爱情故事。牛顿博士曾给出了一些具有悲剧意味的案例。痛苦的爱:在石器时代,受试者的伴侣经常被纵欲的酋长夺去侮辱;被剥夺的爱:受试者是罗马时代的女奴,负责给角斗士做饭,她深爱着其中的一个人。这个人在角斗被杀前的晚上对这位女子说:我永远爱你;残酷的爱:在中世纪,受试者爱上了一个贵族少女,他们“人约黄昏后”,结果被少女的父亲发现,致使受试者死于地牢的酷刑……这些前世的相思好梦难圆,但当事人的牵挂促成了今生的姻缘。


“我们还发现,因为有这样一个关系,就是人在这一生当中有他的恩恩怨怨,有他的亲朋好友,有他的妻子儿女等等等等,那么很可能这一个群体就有恩怨存在。对他好,对他不好啊,他要回报他呀,那么这些东西就会促成下一世的群体转生。……所以往往转生来的时候都是一个群体,先后不同时间来的。有当父母的,有当儿女的,有当朋友的,有当仇人的,有当恩人的。我刚才讲缘就是这个。”

读完本文后,如果你余兴未了,还想知道更多细节,甚或还想作一些深入的研究,我们书后所列的部份英文参考书目是一条很好的渠道。那是从众多的参考书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可以信赖的代表作。






往世重温 -- 催眠下的证据 (海伦.瓦姆巴赫 着)

. Wambach, Helen Life Before Life, A Bantam Book, N.Y., 1979.

生前有生 (海伦.瓦姆巴赫 着)

. Weiss, Brian,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A FIRESIDE BOOK, Simon & Schuster Inc., 1988.

生生世世与背后之神 (布赖恩.魏斯 着)

. Whitton, Joel & Joe Fisher, Life Between Life, A DOLPHIN BOO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86.

两世之间 (乔尔.魏顿、乔.费希尔 合着)

. Williston, Glenn, and Judith Johnstone, Soul Search, Turnstone Press, Wellingborough, England, 1983.

搜索灵魂 (葛籣.维利斯顿、裘蒂丝.约翰斯顿 合着)

. Woolger, Roger, Other Lives, Other Selves, Bantam Books, 1988.

往生往世,同归自我 (罗杰.伍尔杰 着)

. 饭田史彦,《生命的本质》日本PHP 研究所,1999年3月出版
发表于 2010-1-12 17: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许一直在相信这些...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16: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相信  俺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0: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我也想看一下前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3: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我喜欢,,,,顶个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 13: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知道自己的前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3 17: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