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自学手册之伤寒论【我解六经】(中)
。
那么三阴三阳在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中,都具体有哪些含义呢?
首先是太阳,它指充足的阳气,因为它的阳气量正常时是阳气最弱的少阳状态的三倍,所以又被称作三阳。
阳明指适量,较为充足的阳气,阳明的阳气量较之太阳较少,比较标准的阳明状态的阳气量是少阳阳气量的两倍,所以阳明被称作二阳。
少阳指少量的,较为渺小的阳气。它的阳气的虚弱状态。因为它刚好是太阳三分之一、阳明二分之一的关系,所以又被称作一阳。
太阴的意思,大家可以按照太阳的思路理解。它又被称作三阴。
少阴,比太阴的阴气少,它相当于三阳中阳明的位置,所以又被称作二阴。呵呵,可能您发现了,是的,在三阴里,最小的不是少阴。
厥阴在三阴中最为弱小,厥阴指阴气的尽头,大家可以想象厥阴状态的阴气被浓缩成了一个小点,所以厥阴又被称作一阴。
呵呵,可能读过易经或其他阴阳学说经典的朋友发现了,您猜得对,这就是伤寒论对阴阳学说的运用,不过您可得仔细往下看,它和您平时看易经的阴阳理论,可是大不一样啊。
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这六个词在伤寒论中具体指什么,您要是比较有兴趣可以那下面的解释和上面的含义对比一下。
首先我们要概括一下这六个词,在伤寒论中总体的含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在伤寒论中,分别指的是六大类病变。您看,这您就看出点不同了吧?
所以太阳病,指的就是主要邪气集中在足太阳经、足太阳腑以及体表阳气的疾病。太阳病一般发生在人体阳气较为充足时,所以它又被看做是三种阳气疾病的初期程度。
这里咱们要解释几个词,首先是邪气,所谓邪气,指的可不是妖魔鬼怪,它其实是一个统称,其包含的内容可以是气候变化,也可以是生物病毒,也可以是非生物的致病因素。
以前给朋友介绍中医,一说到邪气,就有人笑,因为现代人受的教育中,邪气大多时候都跟狐狸精有一定关系,其实汉语中的很多词都是一词多义的。
所以您读医书的时候,务必要带本辞源,否则肯定会被一些怪词难住。
上面说的足太阳经、足太阳腑,指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和膀胱。中医认为人体的营养转运、信息交流,都是由经络来运行的。
足太阳经就是膀胱和外界交流的那条经络。
这里说个题外话,膀胱与五脏中的肾相表里,所以膀胱经和膀胱出现病变时,肾也是会受到影响的。但是影响很小,我们说的这个相表里就类似于合作伙伴。
一个脏,只会和一个腑相表里,某个脏腑出现病变时,与它相表里的脏腑,也会受到多多少少的影响。这个咱们以后会有更深层的讲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怎么去理解肾和膀胱这两个词,大家最好不要把它们往现代西医解剖学上的那两个脏腑上联系,因为中医说的膀胱和肾是两个人体内的生理系统,而不是单纯指的那个脏腑,所以大家不要误会。
至于这两个词具体指什么,我会在以后讲到太阳病的时候认真的解释给大家。
阳明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手足阳明经腑,即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以及他们两个与外界联系的经络。因为足阳明胃的经络分布面积广,影响比较大,所以一般阳明病发病时,手阳明大肠的影响不及足阳明胃。(这个大家最好去找个图看看)
阳明病是三阳病的一个激烈期,因为任何邪气到了阳明经都会被热化,所以阳明病一般会表现为大热大实(大热大实,指:大热严重,邪气很盛)。
在三阳病中,阳明病是反映最强烈的。
少阳病的涉及范围为手少阳胆经和胆,以及三焦。少阳病一般病症都不强烈,它一般是在人体阳气不足的时候出现。而少阳病如果不及早正确的治疗,就会转化为三阴病。
估计初学中医的朋友看到这,已经有点晕了,您先别晕,咱们今天就说到这,您先多复习一下,剩下的三阴病,咱们下回再说。
下面我先讲个医案。
继续前面的医案。
孩子喊饿后,神医又拿出泻白散(一个清泻肺热,宽气进食,止咳平喘的方子。药性很平和,不适合成人,但很适合邪气不盛的肺热小孩。)给孩子服用。过了一天,孩子身上的病,就痊愈了。
事后神医对大家解释说孩子最初患病时,郎中用药太过猛烈,没有顾及到孩子还是体质稚嫩的时候,所以孩子服了药,因为身体承受不住,反而病情加重了。
虽然药物可以祛除肺中邪气,但是毕竟和邪气作斗争还是要借助人体的正气,孩子的正气根本收到了损害,于是病情就加重了。
于是神医给孩子用了调理脾胃的药物,先令孩子恢复饮食,然后在祛除肺中邪气,这样扶正祛邪,孩子才得以痊愈。
后来神医还指出,村里郎中其实没有好好学习药理,因为其实君子丸、益黄散也是有一些祛除肺中邪气的效果的。
再讲个医案:
话说某神医一日遇到一个女病人,这位女士四十多岁,得了一种常常反胃的怪病,整天脸色黑黄。而且这个病一得就是三十年之久。(强悍啊)期间什么药方都试过了。
有关脾胃的穴位更是灸了个遍,搞得她身上遍体鳞伤的。
某神医见了妇女后,对她说:“你的病不难治疗,只是加工药材时用的方法比较诡异,你愿意试试吗?”
妇女听后大喜,赶忙向神医要了药方回去尝试。
服用了这个药一个月后,她的病居然痊愈了。
欲知药方内容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