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世纪的前半叶,北国大漠,烽烟迭起,你争我夺。旧中国积贫积弱。1945年,外蒙古在外力的支持下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这段历史进程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1 d2 ^+ R& s1 G2 c; { ~! x
1 A3 n/ O5 P: r: d' E) d5 m8 x
一、清政府时期
( y& `, L7 X& p7 s% X; w6 T) O5 H1 _9 [, E" a( p
早在19世纪的80年代,沙俄就开始通过不平等条约不断在外蒙古扩张势力,把外蒙视为它的势力范围。
# O. F. U* w5 y" U
. g5 {' S7 W( q; [8 F! H+ E 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早已觊觎外蒙的沙皇俄国,利用清朝政府危在旦夕,无暇顾及边防的时候,由其驻库伦(即现在的乌兰巴托)总领事出面,策动外蒙古的活佛和王公们脱离中国。11月30日,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在库伦宣布“独立”,成立“大蒙古国”。接着,俄蒙军队包围了清政府驻库伦的办事大臣衙门,解除了清军的武装,并将办事大臣三多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
+ r! s7 O5 b6 X& Y/ _5 Y6 f
: i+ V H3 k/ O0 E/ U# _5 z9 M T 二、北洋政府时期 3 _) Z4 M x8 b A' }* K1 D
; g/ }+ N0 k; o 民国成立后,袁世凯的北京政府在外蒙古问题上,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找库伦当局谈判,遭到拒绝;武力镇压又遭沙俄政府的强烈干涉。内外交困的北京政府别无出路,只得与沙俄谈判寻求解决外蒙问题。
+ ?9 y! q0 K; V# c9 x# g8 N2 q- }# L o1 r$ \
1 u$ y- V- F7 W! I% a) L4 Y. | 1913年11月,沙俄当局迫使北洋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声明虽然也承认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要求外蒙取消独立,却规定中国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不驻军,不移民;逼迫中国承认外蒙的“自治权”(即在形式上承认中国对外蒙的所谓“宗主权”),由俄国实际控制外蒙。1915年6月7日,沙俄政府、外蒙当局和北洋政府三方又在外蒙的恰克图签订了《中俄蒙协约》,确认1913年的“中俄声明”,并予以具体化。
0 r9 v9 h2 X% m) j% s: a& n3 U8 |. z: H
据此,1915年6月9日外蒙宣布取消“独立的大蒙古国”。时任总统的袁世凯册封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汗”,并赦免搞“独立”的有关人员。外蒙实行所谓“自治”;但实际上日益沦为沙俄所控制的地方。 & S2 @, T( G8 A p# Y$ R7 V
! Z, d2 N, m4 g' _% t& `9 p1 r3 Y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虽然在1919年和1920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从中国掠夺的一切。但是,在外蒙古问题上,它却继承了沙俄的衣钵。以后的事态发展表明 苏维埃俄国不想,也没有把外蒙古真正看做是中国的领土。
) q5 A+ x/ l) D4 s3 |6 g- ` N$ _1 h# G) Q) P5 o) x+ o' H
1919年7月25日(也就是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后不久),苏俄政府对外蒙也发表了一个声明,说,“外蒙古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它的一切权力属于蒙古国,任何外国都无权干涉它的内政”。并表示,苏俄要求立即同外蒙古建立外交关系。
! j% v! R: \* z& w( o" D+ m# G) c2 R6 Q% d& Y; B* u
其间,来了一个插曲:1919年11月7日,外蒙当局又突然致电北京政府,要求取消“自治”,恢复前清的旧制。几年前闹独立的外蒙古封建势力难道真想回到祖国的大家庭中来吗?不是的。外蒙古本来是靠了沙俄的支撑来维持其“自治”的。现在沙俄政府垮了台,远东的沙俄残余势力自顾不暇。外蒙的外援断绝,于是导致了财政困难、社会混乱,民众反对“自治”。库伦当局难以自保,只得求助于北京。于是,北洋政府的总统徐世昌顺水推舟,在11月22日下令取消外蒙的“自治”,恢复旧制;同时,废除1913年的《中俄声明》和1915年的《中俄蒙协约》。
* [! b3 `' ]) |9 r1 b# L" S1 D7 k4 v# c- w1 V
但是时隔不久,1921年外蒙古又闹起了第二次“独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 o- ?* w& J+ [! m+ A5 z
" L# a+ N# t$ c% B/ ]* g: D 当时北洋军阀由于直皖战争,内斗激烈,北方局势混乱。于是,各种外部势力又想混水摸鱼。远东白俄的军队在东北日 本军人的支持下侵入外蒙古,是年的2月21日,他们占领库伦,扶植起新的政权。外蒙古的活佛、王公们又一次宣布“独立”。接着,苏俄红军借口白俄军队入外蒙,也进军库伦。7月,在红军的支持下,外蒙古成立了亲苏的新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
& Z( U, |7 s) T2 ^! H4 @4 l4 a l( ^; {. U+ \8 E- f" ]
11月5日,外蒙古宣布成为“独立国”,建立“人民革命政权”。同日,苏联和外蒙古订立了《苏蒙修好条约》,双方相互承认为合法政府。为了保护这个政权,苏俄军队一直留驻到1925年3月。北洋政府对苏俄的出兵以及随后成立的政府,虽然提出过抗 议,但鞭长莫及、无能为力。 $ T2 I+ T* S1 }( k' W
三、国民政府时期
$ p9 B8 V: x. ]2 v( I" A7 U Y4 \6 I9 I
1924年11月26日,外蒙古政府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度,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5 G t& P9 [+ e# i L0 c2 o
2 `/ h3 A( D7 I, C9 J+ E- N 当时,中国的政局长期混乱:南北对峙,北伐战争,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国共分裂,中苏断交;以及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东北沦陷和1937年抗战开始。没有一个中国政府有能力去处理在苏联保护下的外蒙问题。事实上,外蒙古从此就脱离了中华大家庭,日益成为苏联的卫星国。苏联也不再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问题了。 ! S. F, ]" h6 L4 A4 z" b
+ T) b: I& n# R* U$ n e- W' H 例如,苏联为了自身的安全,于1941年4月13日同日 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并且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说:为了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 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 M6 e+ }4 w1 B" [. b$ X2 t8 ]8 |' b% K3 t2 ?
这样,两个本来都属于中国的领土成了他们手中的赌注。这是苏联外交史上很不光彩的一页。对此,重庆的国民政府外长王世杰曾郑重声明“绝对不能承认”,他强调说:“《苏日中立条约》,对于中国绝对无效。” * @1 J' J# H+ g* U& [+ Q
, |0 e6 J$ J% ~7 w) i 二战临近结束的时候,眼看即将成为四大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外蒙古问题上却再一次遭到沉重打击。
( M6 K9 y! v& T, }" y' g; e
. X) E9 ~9 v( H, S 1945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斯大林在雅尔塔举行三国首脑会议。在商讨对日作战问题时,斯大林提出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是“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斯大林的要求得到了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同意。他们并就此签订了一个秘密的协定,世称“雅尔塔协定”。斯大林所说的“现状”就是指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斯大林知道这是件很烫手的事,所以提出由美国出面通知中国政府,并取得其同意。
% V5 e9 t* h+ {$ G6 X- Y
2 z: e6 o& _" X. Q) V) A 这是他们背着中国搞的一笔肮脏交易,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公然践踏了公认的国际准则。 & B8 o9 d, B# L: h# h& j
7 K% ?* A) ^ ?& ?5 A' T; }0 W, ? 1945年6月15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奉命把雅尔塔协定的内容正式通知了蒋介石。蒋介石感到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同意派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外交部长王世杰和蒋经国赴莫斯科谈判。
* c f" k% a" L5 g) r7 U" {" ?
2 n" ^* u5 U; E0 q" t3 F, u$ J9 D8 I 1945年6月底至8月中旬,中苏双方在莫斯科举行多次会谈,争论激烈。斯大林几乎是以威胁的口吻对宋子文说:外蒙古必须独立。如果中国不同意,苏联就不会出兵打日 本。中国事实上已无力来管理外蒙,何况目前外蒙和内蒙正准备联合起来要搞大蒙古共和国,这将危及华北。宋子文据理力争,毫无结果;也曾经提出过给外蒙“高度的自治权”的主张,作为妥协,但苏方一概拒绝讨论。 4 Y2 _$ Z+ ]- U d" m) E$ g
; A' k& |$ I7 c" [5 {" e6 Z3 m1 y |
这样,在严酷的既成事实面前和强大的国际压力下,无可奈何的蒋介石只得指令宋子文接受苏方条件,同意“苏联出兵击败日 本后,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共”等条件下,允许外蒙古独立。1945年8月14日,宋子文、王世杰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双方关于外蒙问题的换文是这样说的:“鉴于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愿望,中国政府同意,将在日 本战败后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外蒙的独立。” 4 [- _6 w. E" @6 |) F( _
7 |7 l* e6 r! G3 L6 ^ 当然,所谓“公民投票”,也不过是蒋介石为了下台阶而采取的一种办法。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当局一手操办了这次“公民投票”(记名投票)。据外蒙古方面的报道称:共有49万选民,“98%的选民参加了投票,一致赞成独立”。奉命前往观察外蒙古“公民投票”的国民政府内政部常务次长雷法章,事后对这次投票的评介是:“其办理投票事务人员,对于人民投票名为引导,实系监视,且甚为严密”,“此项公民投票据称为外蒙人民重向世界表示独立愿望之行动,实则在政府人员监督下,以公开之签名方式表示赞成独立与否,人民实难表示自由之意志。” # o! v/ ?5 D1 r
: z( ?9 S+ n, S @, X6 U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 `' t+ w6 O" M+ |+ \0 i! _; n
/ \! X* ^; G" ^' ?0 T$ G 蒋介石在大陆垮台、逃往台湾后,又想起了外蒙古问题。他似乎有点“悔不该当初”。1953年,他宣布废除1945年中苏条约中关于外蒙古的换文,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并下令把外蒙古重新纳入“中华民国”的版图之内。而且还在国民党的中央会议上,沉重地“检讨”了一番,说:“承认外蒙独立的决策,虽然是中央正式通过一致赞成的,但我本人仍愿负其全责。这是我个人的决策,是我的责任,亦是我的罪愆。” * u1 f @3 H/ W7 M! E- K' D
+ k8 o4 _/ D/ e 人民日报1950年就外蒙古问题答复读者 - I- O1 D$ m" f% o" I( c
来源:人民日报1950.02.24作者:胡华
2 `2 V, z0 M8 n f1 P8 e# a" G由于当时,许多人对于《中苏友好条约》的领土问题不满,人民日报正式发表了一些文章,现转供大家赏析。在一九五零年二月二十四日的《人民日报》上,胡华发表了一篇大作--《关于承认和保证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摘部分文字以窥豹一斑。 % v- \" j. ?2 e8 S1 L+ |" `
章节三:一九四五年中苏关于承认蒙古独立的换文(现俗称《中苏密约》)的意义”……”但是,在一九二七年叛卖革命的中国国民党反动政府,却一直坚持着大汉族主义,以’宗主国’自居,不肯承认蒙古独立。而蒙古从革命以来,在苏联的友谊帮助下,内部已建设得很强盛。……” 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应该正式承认蒙古的独立地位,这是义不容辞的。 / C, {& e) F! F' U) q' o0 ~
章节五:中苏重申承认和保持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地位换文的意义”有人问:我们既然承认蒙古独立,是否将来也承认内蒙、西藏……的独立?’我们说,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承认各民族自治与自决权,从各方面帮助少数民族的解放与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宣布的一贯正确始终不渝的民族政策,也是人民政协共同纲领中明白规定了的。但是,各民族的联合与分立,要依据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如何对该民族的根本利益更有利,蒙古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独立的,即中国境内的各民族还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远没有的得到解放,而蒙古人民却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侠义帮助,经过自己的艰苦斗争,因而首先获得了解放与独立。对于这种解放与独立,中国人民应该向他们表示欢呼、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而不是反对他们早解放早独立,要他们来和我们一起受罪。”
6 G# Y- \1 w- ]# Z. p注:胡华为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 4 c* b/ M; E/ U5 R5 X6 w, k
3 W; h% M$ W, U& Y+ O
我们应不应该承认外蒙古独立
; `" @. ]) U$ n0 ?胡华
; Y' l7 E0 _" q9 t% q; X有人问:“蒙古是什么时候独立的呢?她为什么要独立呢?”
& i( `1 o: A" X: k7 c大家知道,蒙古曾侵入中华建立过元朝。明太祖即位后元朝灭亡,满清兴起后,又被满清占领统治。蒙古人民长期在本组统治阶级和异族统治的奴役压迫下,过着极其贫穷痛苦的生活。到一九一一年中国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后,蒙古是不是解放了呢? 没有的,相反的它更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争夺的对象。当辛亥革命十月中国武昌起义时,蒙古的统治阶级——王公、便利用这个机会,以“独立”的名义,投入帝俄的怀抱。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却利用了白俄反动将军谢米诺夫,窃据蒙古,和苏联红军作战,到一九一一年才被苏联红军击溃。 谢米诺夫失败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又利用了中国北洋军阀安福系将军徐树铮侵入蒙古,在那里建立了亲日的军事独裁。 安福系在中国北方失势之后,日寇复扶植谢米诺夫的一个助手——温根男爵,盘踞蒙古。蒙古人民受这样长期的侵略掠夺,什么时候才起来革命获得解放的呢?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劫掠,为了解放蒙古,蒙古贫苦破产的牧人和广大的下层职员、喇嘛、便在却伊巴桑等蒙古革命者领导下,在一九二○年组织了一个秘密的革命团体,发动游击战争。 侵略者统治着虽然用各种野蛮的屠杀,死刑和迫害来对待蒙古革命者,但蒙古的革命团体和革命游击队却日益壮大,到一九二一年的三月便举行了一个游击队和恰克图附近的盟族的代表大会,选出临时的革命政府,会上并以大多数决议,请求苏联的帮助。在三月十七日到十八日夜间,蒙古革命游击队便攻占了恰克图,不久,又先后击溃了中国北洋军阀侵略军万余人,日寇扶植的白俄温根男爵反动骑兵一万一 / k9 X% t6 C" N1 M6 r' @) R. O7 i9 f$ S
千人,在战争过程中,苏联红军曾出兵援助蒙古革命游击队,使革命取得了胜利。在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蒙古已宣告了独立,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当时,中国的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对蒙古的独立是承认的,因为孙中山先生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已承认了“民族自决”的原则。“那末,正式承认蒙古独立问题为何一直拖到一九四五年呢?承认经过如何呢?” 由于在一九二七年叛卖革命的中国国民党反动政府,一直坚持大汉族主义,所以不肯承认蒙古独立。而蒙古从革命以来,在苏联的友谊帮助下,内部已建设的很强盛;对牵制打击日寇保卫远东和平,有也很大的贡献,如一九三五年和三六年,蒙古革命军曾两次击退了日寇在蒙古国境内东部的挑衅行为;一九三九年在诺门坎,苏军蒙军并肩作战,给进犯的日寇以严重的打击。在中国八年抗战中,苏联远东红军和蒙古革命军对百多万日本精锐关东军的牵制,对中国抗战是极大的帮助。而在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有对日宣战,配合苏军,联合东北抗日联军,出兵夹击日寇,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间,立了卓著功勋。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应该正式承认蒙古的独立,这是义不容辞的。所以,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同时,双方又交换了“关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之独立的问题”的文书。在文书中,中国国民党政府声明:“……由于外蒙古人民屡次所表示出的对于独立的热望,中国政府声明:在日本失败以后,若是外蒙古人民的投票公决证实此种热望时,那么,中国政府将承认具有其现时境界的外蒙古之独立。……” “投票公决”的结果如何呢?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日举行的蒙古人民投票的结果,有百分之九十七·八的人,投票赞成独立,连国民党政府派去监票的内政部次长雷法章,也对投票手续表示满意(见塔斯社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库仑电)。 + u1 \" c- y {( s
/ P1 u6 P: W2 C% |) b |
|